创下最长纪录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终于要走到终点了。据美媒9日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已就结束联邦政府“停摆”达成一致。作为交换,共和党同意延长《平价医疗法案》相关补贴条款。但参议院民主党的妥协也引发了众议院民主党的不满。

政府“停摆”给美国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短期来看,在本轮政府“停摆”开始后,约有75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护照办理、食品安全检查等数百项政府服务陷入瘫痪;医疗系统出现连锁反应,国立卫生研究院停止接收新患者,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突发疫情监测中断;多地低收入家庭营养补助面临断供,4200万民众的食品券停发……
更严峻的是长期结构性损伤正在显现。司法部、财政部等关键部门出现人才流失潮,特朗普政府借“停摆”推进的永久性裁员计划,更将削弱政府长期治理能力。金融市场也已拉响警报,国债收益率曲线出现四十年来最严重倒挂,标普500指数波动率飙升至疫情以来新高。种种不确定性,让信任危机愈演愈烈,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警告,政府信用受损可能触发美元资产重新定价。
“停摆”虽会结束,但混乱不会有终局。这场“停摆”闹剧,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的三重深层病变。首先,政治极化演变为“否决政治” ,两党制衡机制从“共识导向”异化为“为反对而反对”。联邦政府“停摆”这套机制源于美国1974年的《国会预算和扣留控制法》,其本意是在联邦政府所有开销都要经国会审批这一大前提下,对联邦政府的资金需求方案无法在国会通过这类特殊情况所做的规定。而如今,这一机制已然沦为两党斗争的工具。共和党将“停摆”视为精简政府规模的契机,民主党则把医疗补贴作为“人道主义盾牌”。而这样的场景,又何止出现在预算审批上?从内阁任命到大法官提名,从移民问题到救灾减灾,不同党派不断为各自利益争斗,甚至不惜为此牺牲国家和人民利益。
其次,选举利益彻底压倒国家利益。本轮“停摆”恰逢2026年中期选举预热期,两党都将危机作为政治表演舞台。共和党攻击民主党“绑架民生”,民主党鼓吹“医保保卫战”,却无人真正关心联邦雇员家庭艰难度日的现实。“停摆”沦为纯粹的政治作秀,美式民主的公共性已被掏空。
最后,宪法机制陷入功能性衰竭。从2013年奥巴马医改引发的16天“停摆”,到2018年边境墙争议导致的35天“停摆”,再到本次创纪录的僵局,美国政府“停摆”频率和持续时间呈恶化趋势。这暴露出《反赤字法》《国会预算法》等早年看似完美的制度设计,已无法适应当前极化政治的现实环境。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超越简单的预算纠纷,成为测量美式民主生命体征的心电图。当国家治理沦为两党博弈的筹码,当民生福祉成为政治豪赌的赌注,制度“神话”也就彻底崩塌了。这场持续40多天的瘫痪警示世界:一心搞对抗和称霸、无心自我变革修复的政治,终将在内耗中走向衰竭。
作者:赵骁,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
点击进入专题: 美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停摆”(责任编辑:辛小玲)
用大数据和鸡蛋骗老年人买保健品 除了那些高级产品外,骗局也存在保健品中。...[详细]
拿一个活动来说,简单说下流程: 第一步:老板首先会跟你敲定KPI,包括但不限于日均或峰值订单数、客单价、ROI、留存等; 第二步:拿到KPI首先做的就是策划方案想文案; 第三步:如果有新的页...[详细]
“兄弟,我赌了两只股票,都被360的IPO给抛弃了。...[详细]
” 而且,他发现自己的直播之路在伦敦遇到了一些阻碍,英国大部分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速度都不能支撑他流畅地直播。...[详细]
感情不能将就,上市的方式也不能。...[详细]
除此之外,张兰还得八面玲珑,多方应酬,“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详细]
你去做一个有充分验证过商业模式的领域去创业,比如你做一个手游网游,有10%的机会赚到钱吗?不要说互联网这些新兴领域,你去开个火锅店、服装店,有10%的成功率吗?我相信你身边肯定有朋友试过做这种小生意,...[详细]
想象一下,运营之琐碎也就是我常常暴走不想做运营的原因。...[详细]
从魏则西事件的发展路径来说,我们看到其事件经历是:魏则西知乎亲述,引发知乎平台用户讨论,爆发巨大影响力,进而引起社会媒体监督跟进报道、百度陷入舆论危机并回应整改反思,最终让历经数年、数易其稿的《互联网...[详细]焦点播报:恢复净买入!去年12月境外机构净买入人民币债券约600亿元
03 作为创始人,当然希望公司成功,不仅仅是为自己,也为投资人和员工...[详细]